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秦璐
透析通路是血透患者的“生命线”,失去通路意味着将夺去患者的生命。近日,长沙市中心医院(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)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,手外科显微外科学科带头人刘鸣江教授及其团队为67岁的血透患者袁清明(化名)成功实施左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,使其重获新的“生命线”。
袁清明是一名血透患者,维持血液透析6年多,且有26年以上的糖尿病史。半个月前,他因为头颈部浮肿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科就诊,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他的右侧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部分闭塞,引起血液回流受阻,导致头面部肿胀不适。由于患者糖尿病多年,血管病变严重,曾多次行上臂人工动静脉内瘘成形术,最终都以失败告终,不得已选择了颈部长期血透导管置入术行透析治疗。又因自身血管条件差,颈部血管狭窄,多次行球囊扩张术,且由于上腔静脉大部分闭塞,单纯球囊扩张已不能解决头面部肿胀的根本问题。
因病情复杂,接诊的副主任医师覃娇请来刘鸣江教授会诊,经过病例讨论,大家通过了“从患者的下肢血管开通血管通路”的方案提议,并决定开展该院首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。为确保手术效果,术前充分考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,并分析讨论手术步骤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。6月7日上午,由刘鸣江教授主刀,覃娇和肾病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刘峻担任助手,为患者实施手术。
刘鸣江细致操作、精益求精,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,术后观察血管无渗血或血肿,手术效果理想。目前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,后期将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,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熟后拔除长期血透导管,使用球囊扩张术来疏通上半身的狭窄血管,保证血液透析的良性循环。
“此次我们成功开展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,且是难度较大的下肢部位,可谓一次巨大的突破,有效解决了血透患者在长期透析中的关键问题,今后我们会继续开展这项技术。”覃娇介绍,血液透析的原理就是用外部的机器代替人体的肾脏工作,以实现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和代谢废物清除出去,这种治疗方法需要一条通路,将人体的血液以一定的流量引出来,再把“清洗”好的血液输回到人体。因此,一条成功的通路就是血透患者的“生命线”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