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浙江安吉县一小学的一位“90后”老师带领学生造出火箭并升空的视频直接火出了圈。几天时间,短短16秒的塑料火箭升空视频播放量近百万。创造奇迹的塑料火箭有一人高,由饮料瓶、塑料片、橡胶连接管等常见物品组成,材料成本仅50元。在三级推进器的帮助下,塑料火箭升空后竟达180米。这场带领学生自制火箭“探天”的浪漫之举最开始源于学校的一次主题活动“太空探索和人类文明”,后在王印老师的反复研究、尝试下,编制成了选修课,没想到课程意外火爆,80多名孩子争相报名参加。
平心而论,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、自己动脑创作的科学课本来就好处多多,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,提高动手能力,在“玩”中释放天性,在“玩”中增强认知。而且,在反复的一次次实验中,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;在失败与成功间来回游走和不懈挑战探索中,能磨练学生的品质和能力,锤炼毅力,激发探索欲,萌生对科学的热情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。如同视频中孩子们看见火箭顺利升空的那股享受成功的兴奋劲,是无与伦比的。也不奇怪大多数学生甚至成年人看了这则新闻,会心生羡慕,羡慕之余会感慨“这是别人家的学校和老师”“科学的种子,静待发芽”“当时我要是能上这课,我保证好好学习”。的确,在现实中,如这般“别人家的学校和老师”并不多,时光也不可能倒流而让成年人重返校园。
其实,我国小学从2017年开始就普遍设立了科学课,意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,旨在实践中寻找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,把科学的种子埋进孩子心中。孩子的世界从来不乏梦想,唯有善想象的梦想才更加绚丽。纵观科学史,不少突出成就的科学家,在小时候便萌生对科学的热情,而引导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,往往是一段与科学不经意的相遇,而且后期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儿时梦想的回响。爱因斯坦摆弄指南针、钱学森琢磨纸飞镖、周建平执着寻觅首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......一旦科学的热情被点燃,就会释放无穷的潜能。
深植孩子心中的科学种子是否扎根牢固,能不能茁壮成长,关键看有没有悉心呵护、持续培养。科学,重在教育引导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:“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,而在于激励、唤醒和鼓舞。”科学课,不仅要介绍科学知识,更要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,让学生了解知识之余,也进一步懂得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。以往那种教师提问、讲解,学生逐一回答,从而得出结论、再死记硬背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育方式,禁锢思想,忽视了学生自主操作探索,也抹杀了学生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求知欲。
科学,是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探索。不仅需要坐在教室里的理论学习,更需要在操场上、在实验室里、在任一角落的动手实践。常言道:“百闻不如一见。”实践,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是一种补充,对理论学习也有很大帮助。在制造塑料火箭时,王印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,为孩子们每一个奇思妙想欢呼、为每一次探索鼓掌,记录着孩子们1年3个月的反复摸索与验证,见证着火箭从一级升级到三级。孩子们也在一场场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中不断“打怪升级”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。不止如此,在成都市沙堰小学,孩子们充当小小工程师,亲手设计、制作属于自己的“过山车”,70余件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最满足的骄傲;在赣南革命老区寻乌中学,学生在机器人组装比赛、无人机试飞等活动中开阔眼界、在科学“第二课堂”里提升素养,孩子们爱上科学、不断有“尖子生”从山区考上名校是最成功的喜悦。创造条件、提供资源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拥有翱翔思想天空的翅膀和探索遥远未来的热情,即使会跌跌撞撞,也且歌且行。
“心里种下一颗种子,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。”用心呵护每一个梦想,相信这颗带有“神奇魔法”的种子终会长成参天大树,让孩子们收获美好未来!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陈晓文(湖北枝江)
责编:丁楚风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